 
CrossOver Chromium
CrossOver 把 Google Chrome 瀏覽器的開發版本 Chromeium,以及 wine 1.1.4 直接包裝成完整的執行檔 CrossOver Chromium。以下是執行畫面,背後的程式是 Firefox 3.1 beta。 下載後,拖拉到桌面或應用程式裡面,就可以馬上執行由 wine 模擬起 windows 環境執行 Chrome 瀏覽器的功能。不過這當然是非常非常嘗鮮的玩法,因為在 wine 裡面執行的 Chrome 會加上參數 --no-sandbox --in-process-plugins,最主要的 multile processes 優點就沒有啦。如此一來,醜醜的 windows 視窗外框,不是很漂亮的 X11 Font Rendering,只能跑 single process 的 multithread,優點大概只剩 V8 Engine 的速度。不過 Firefox 3.1 beta 是 TraceMonkey (記得把 about:config 的 javascript.options.jit.content 和 javascript.options.jit.chrome 打開才有效) 也差不到哪去; Safari 4.0 preview 是 WebKit 搭配 SquirrelFish,既然都是用 WebKit,就直接跑 Safari 就差不多了。
下載後,拖拉到桌面或應用程式裡面,就可以馬上執行由 wine 模擬起 windows 環境執行 Chrome 瀏覽器的功能。不過這當然是非常非常嘗鮮的玩法,因為在 wine 裡面執行的 Chrome 會加上參數 --no-sandbox --in-process-plugins,最主要的 multile processes 優點就沒有啦。如此一來,醜醜的 windows 視窗外框,不是很漂亮的 X11 Font Rendering,只能跑 single process 的 multithread,優點大概只剩 V8 Engine 的速度。不過 Firefox 3.1 beta 是 TraceMonkey (記得把 about:config 的 javascript.options.jit.content 和 javascript.options.jit.chrome 打開才有效) 也差不到哪去; Safari 4.0 preview 是 WebKit 搭配 SquirrelFish,既然都是用 WebKit,就直接跑 Safari 就差不多了。


 
 
 這是個 Terminal 設定,他會執行 /usr/local/adeona/adeona-retrieve.exe。然後就是選擇之前的 adeona-retrievecredentials.ost
這是個 Terminal 設定,他會執行 /usr/local/adeona/adeona-retrieve.exe。然後就是選擇之前的 adeona-retrievecredentials.ost 接著會問你要取回哪個時間範圍,以及數量的選項。
接著會問你要取回哪個時間範圍,以及數量的選項。

 以及輸入正確密碼。都無誤後,會向 OpenDHT 取回相關資訊。如果當初有透過 iSight 擷取圖片,也會下載下來。
以及輸入正確密碼。都無誤後,會向 OpenDHT 取回相關資訊。如果當初有透過 iSight 擷取圖片,也會下載下來。
 基本上不一定下可以取回全部紀錄的時間所記載的資訊,像是可能電腦狀態相同,就沒有上傳; 或是網路問題等等。下載的圖片解析度為 160x120px,雖然小但是對於正面看著螢幕操作電腦的距離來說,已經是可以非常清楚辨識出面貌。另外還有 internal ip, external ip(如果是使用 NAT 或是 AP 的話), nearby routers(基本上就是類似 traceroute 的結果)。同樣,這些資訊並無法幫助使用者取回電腦,只是提供部份線索,以及提高尋回的機會。
基本上不一定下可以取回全部紀錄的時間所記載的資訊,像是可能電腦狀態相同,就沒有上傳; 或是網路問題等等。下載的圖片解析度為 160x120px,雖然小但是對於正面看著螢幕操作電腦的距離來說,已經是可以非常清楚辨識出面貌。另外還有 internal ip, external ip(如果是使用 NAT 或是 AP 的話), nearby routers(基本上就是類似 traceroute 的結果)。同樣,這些資訊並無法幫助使用者取回電腦,只是提供部份線索,以及提高尋回的機會。


 
 發表文章
發表文章
 
